close



  我承認我是衝著Ben Whishaw而去看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一開始確有一頭霧水之感,但後來就較能進入狀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在此片上映前,最大的宣傳莫過於片中找了六個不同的演員來飾演Bob Dylan。即使已經事先知曉片中這六個人都是Bob Dylan,但在導演Todd Haynes大膽的時空交錯的剪接手法之下,不免還是讓人費盡心思試圖找出此片脈落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對於一個非Dylan迷來講,要完全理解片中每一場景的意義是不可能的。但是只要抓出中心思想,就能大致掌握片子的條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如果進電影院前看了新聞報導,心中以為這六個人是從Dylan小到大一路演來,那到結尾會發現自己真的太天真了,並同時深深為導演的手法與創意感到佩服。這六個人在大致上是不同期的Dylan,但是他們彼此穿梭交錯,不同的性格與面向隱隱地潛伏在彼此,從而活生生地建構出Bob Dylan這個六零年代英雄的深度與廣度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我想導演啟用六個演員,片中也用不同名稱來代表Dylan,是真實的反映了他要我們去思考去看穿的事實。什麼才是真正的自我?在片中Dylan曾回答我就是最重要的事
。在他年輕因民謠歌手的身分而紅極一時,也曾回答他只是說出內心所想的。因此他是一個跳脫現實束縛的人,卻反而能真實反應他所處時代的虛偽。猶記昨日的Joe Strummer,在違背自我良心後所自我解構的苦行;而今日映入眼簾的這位Bob Dylan,在看似分裂艱澀的性格中,背後才是自始至終的統一。放在現今,這宛如歷史給予我們最溫馨的陪伴--儘管時代變遷,但真誠面對自我是那一顆顆不孤獨的良心開端。

  我實在越來越愛這部片,後勁好強!尤其當我多了解Dylan一點,我就更愛這片一點。電影中的許多幕其實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間,真的,太棒了!就像一場探險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onkja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